(采访人 建装2101班吴诗轩)为了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,澳门威斯尼斯人棋牌建装2101班在素质导师李俊的带领下开展了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。
“欧洲中世纪大瘟疫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传染病。1348年,欧洲出现了鼠疫(黑死病)大爆发,短短 5年间欧洲死亡人数2500万,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/2;一九一八全球大流感爆发,死亡人数达2500万~1亿人,1918~1919年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(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),尤其青壮年死亡率最高。”主持人李昊泽说着提出了一九一八大流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,“有记载称:‘当时的老百姓根本买不着白布,买不着棺材。死亡之后也不会举行葬礼,甚至找不到人去挖墓坑。死者家属不得不用草席将死者包裹一下,用白纸代替白布将就着将其下葬。’当时的城镇还好一点,当地的政府会直接挖一个大坑,将死者的尸体放进去,然后再放上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,从而避免已经死亡的人对他人造成二次感染。”
随后主持人李昊泽给大家举了几个常见的传染病: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水痘、肺结核、蛔虫病、流行性乙型脑炎等。“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,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:1、传染源2、传播途径3、易感人群。其中传播途径有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,可为空气传播、饮食传播、生物媒介传播等;1.传染源中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,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,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、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。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,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。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,早期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很大。2.传播途径中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,占95%以上。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。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,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。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,引起胎儿宫内感染,可导致流产、早产、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。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,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。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。”随后便介绍了传染病一些信息。
“1、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、保持空气流动。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,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,调节居室微小气候,是最简单、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。最近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的原因,我们发现班级开窗通风做的不是很好,希望教室的窗户只要天气条件允许,上课时尽可能打开,无论天气怎么样,下课时都应该打开所有的门窗;2、接种疫苗。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,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,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。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,不防建议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种相关的疫苗;3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。要保持学习、生活场所的卫生,不要堆放垃圾。饭前便后、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,打喷嚏、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,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,勤换、勤洗、勤晒衣服、被褥,不随地吐痰,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;4、加强锻炼,增强免疫力。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多到郊外、户外呼吸新鲜空气,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,筋骨舒展,体质增强。在锻炼的时候,必须注意气候变化,要避开晨雾风沙,要合理安排运动量,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; 5、生活有规律。 睡眠休息要好。生活有规律,保持充分的睡眠,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。要合理安排好作息,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个小时。做到生活有规律,劳逸结合,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,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病毒感染; 6、衣、食细节要注意。秋季气候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,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。同学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,适时增减衣服,合理安排好饮食,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,太过则助火气,也不宜过食油腻。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,如不吸烟、不喝酒,要多饮水,摄入足够的维生素,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、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,如瘦肉、禽蛋、大枣、蜂蜜和新鲜蔬菜、水果等;7、切莫讳疾忌医。由于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,易被忽视,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告诉父母亲带去看医生,特别是有发热、皮疹症状,应尽早明确诊断,及时进行治疗。如有传染病的情况,应立刻隔离、绝对不可到带病坚持上课。采取隔离措施,以免范围扩大。”最后主持人便介绍一些防范措施。(完)